
新視角學會民調顯示:
住屋、交通問題持續成爲居民對施政報告政策期望之首
2016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將於11月中旬發佈。近日,新視角學會通過問卷調查,瞭解居民對即將發佈的施政報告之意見。是次調查於2015年10月12至17日進行,對象為本澳18嵗及以上居民。調查使用電腦輔助電話調查系統進行訪談。本次電話調查共打出電話12,615個,無人接聽、商業電話、拒訪、無適當接聽人員等10,306個,中途中斷28個,最後成功訪問到822位受訪者,形成822份有效問卷。在95%的置信水準下,允許有不超過3.5%的統計誤差。
調查顯示,在居民最希望2016年度施政報告列出的政策措施中,社會民生領域的政策訴求佔72.21%,經濟發展方面的政策訴求為26.35%,而政治法律領域的政策訴求則僅有2.44%。可見,社會民生方面仍然是澳門居民關心的政策重心。
在最多人希望列入2016年度施政報告的十項政策措施中,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“加快公共房屋建設”、“加強巴士規管,解決居民搭車難”、“控制物價上漲”,分別占全部政策訴求的23.01%、13.09%和7.30%。其次是“加快醫療改革”、“延續樓市調控政策”、“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”、“控制外勞輸入,保護本地人就業”、“加強人才培養”,五項政策期望所占全部政策訴求均超過4%。至於“延續現金分享”、“延續醫療券制度”則處於十項政策期望的最後兩位。其中,對於“延續現金分享”的追蹤調查表明,受訪者中對發放金額的期望值以9,000元為最多。
比較2016年和2015年澳門居民最希望施政報告列出的十項政策措施,不難發現,居民較為重視社會民生領域的政策,尤其是住屋問題與交通問題,連續多年高居首位,理應引起政府重視。
該次民調還發現,澳門居民對不同施政議題的關心程度存在差異,最為關心的部分是社會領域中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施政議題,經濟領域議題居次,而政制與法律方面受關注度則較低。各項議題中,“社會治安”(7.88分)、“社會福利”(7.43分)、“醫療衛生”(7.22分)、“交通問題”(7.05分)幾項受關注度高於其他議題,尤其是“住房問題”和“交通問題”。
至於居民對目前不同施政議題的滿意程度則呈現出較大的差異。澳門居民對“社會治安”、“醫療保障”、“文化保育”、“就業保障”、“經濟發展”、“區域合作”、“人才培養與教育改革”七個施政議題的滿意程度評分都超過了5分,趨向積極的態度。而澳門居民對“行政改革”、“法律改革”、“控制通脹”三方面的滿意程度評分則小於5分,最令澳門市民不滿意的是“巴士服務與交通改善”、“官員問責”及“樓市調控與公屋建設”,得分均低於4分,分列最後三位,表明居民對此方面的不滿情緒較強。
根據上述調查結果,新視角學會建議特區政府即將發佈的《201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》要以社會民生政策為重點,首先需要著力回應居民強烈關注的“住房問題”和“交通問題”等訴求,尤其需要強化在“加快公共房屋建設”、“加強巴士規管,解決居民搭車難”、“控制物價上漲”等方面的政策投入,以及加強對“加快醫療改革”、“延續樓市調控政策”、“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”、“控制外勞輸入,保護本地人就業”、“加強人才培養”、“延續現金分享”、“延續醫療券制度”的政策調控。此外,盡管一些事關澳門長遠發展的非民生性政策(例如“法律改革”、“行政改革”、“區域合作”、“政制改革”等)未能獲得較多數關注,但是,政府在施政過程中卻不能忽視。